logo
  • ···
  • 手机端
  • ···
  • 官方商城
  • ···
  • 情怀车中心
  • ···
  • 专业车膜
  • ···
  • 加入我们
  • ···
popup_logo

即将打开“大家车”小程序

47

中国汽车出海 | 新势力出海的第一站,表现如期吗?

2023-06-14 · 浏览 1856

前几期「中国汽车出海」栏目,我们已经分别介绍了俄罗斯、南美、泰国等国家/地区,关于中国汽车在当地的状况。

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,出口到上述国家/地区的中国汽车,几乎都由上汽、奇瑞、长城、比亚迪等传统品牌包揽,而且基本以传统燃油车居多,而那些代表先锋、创新,产品更超前的新势力电动品牌却难觅踪影,难道它们就不想到海外show off一下吗?

毫无疑问,新势力品牌当然有自己的出海计划,但毕竟像俄罗斯、南美、泰国都是以传统燃油车为消费主力,代表纯电派的新势力必然不会贸然进入,所以在出海“选址”时,新势力们会倾向于进入对纯电动汽车接受程度较高的国家/地区,比如说位于北欧的挪威就被视为新势力出海的第一站。

为什么第一站选择挪威?

与传统制造业将出海的起点放在东南亚和第三世界国家不同,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挪威,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对电车极度友好的环境/政策。

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,挪威从1990年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不仅免征各种税费,还允许车辆走公交车道,甚至免费在公共停车场停车。与之对应的是,对于燃油车挪威会征收高额汽车登记税,使其竞争力急剧下降。

举个例子,挪威以汽油为燃料的车辆的购置税约等于车辆本身的价格,买一辆沃尔沃汽油车要10万欧元,基本上还需要缴纳购置税10万欧元;但假如选择电动车,则能减免。面对这样的选择题,即便富裕如挪威人(2022年人均GDP排全球前三,约9.26万美元)也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
当然,挪威推出如此倾斜的税费政策也是有背景原因的。

一方面,对于三分之一国土在北极圈的挪威来说,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,一直以来都影响着挪威人的切身利益和对环境保护的执念。

另一方面,挪威人生来与自然惺惺相惜。如果你有看过相关的纪录片,这里户外运动发达,徒步、露营、滑雪、钓鱼和林中跑步,是维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这也让环保贯穿于每个人的成长。

因此大半个世纪以来,挪威历届政府都重视气候变化及减排问题,作为最早批准《巴黎协定》的发达国家,燃油汽车在这个国度自然是举步维艰。

即便挪威是全球第十二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,其97.8%的电力供应来自于可再生能源,石油资源让挪威人变得无比富裕,但挪威人却不喜欢石油。

近年来,挪威政府又推出了一项堪称激进的政策:到2025年,挪威将只允许销售纯电动汽车。宽松的关税、激进的环保主义和强劲的购买力,让挪威成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比例最高的国家。

近10年来挪威电动车销量的份额一直在上升,根据挪威公路联合会数据,2022年挪威纯电动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份额将高达80%,如果加上PHEV,份额则进一步提升至88%,这意味着在挪威每卖出10辆车,就有约9辆是新能源车。

高额补贴,免征税费,优先路权、消费者的环保意加之高密度的充电网络,让挪威成为发展电动车的“天堂”,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新势力品牌首次扬帆出海的不二之选。

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新势力品牌出海挪威的历史进程。

2020年12月,小鹏成为首个支持海外直销的中国新势力品牌,在挪威开始交付小鹏G3。2021年2月,小鹏在挪威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轿跑P7。

2021年5月,蔚来发布“挪威战略”,正式宣布进军挪威市场。相比小鹏更进一步的是,蔚来的出海计划更为周密,例如在当地建立自己的销售和服务网络,包括NIO House、NIO Space、换电站、充电桩等,蔚来把引以为傲的全套服务体系搬到了挪威。

几乎在同一时间,东风旗下的岚图汽车也选择挪威作为出海的第一站。2021年6月,海外首家岚图空间在挪威奥斯陆开业,2021年11月,首批500台岚图FREE运抵挪威并于次月交付。2022年9月,岚图汽车海外首家旗舰店在挪威特隆赫姆开业。

除此以外,像是比亚迪、上汽旗下的MG、一汽红旗等传统品牌,也分别有在挪威驻点并贩售纯电动汽车,可以说挪威应该是全欧洲你能买到中国电动车最全的地方。

但相较于主机厂的满腔热血,眼下的结果却犹如一盘冰冷的冷水。从EU-EVs得到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挪威市场最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分别为特斯拉(28.8%)、大众(16.2%)和丰田(6.4%),值得一提的是,在国内无人问津的丰田bZ4X,拿下了挪威销量前五。

至于中国品牌,有品牌历史加成MG份额最高为2%(981辆),比亚迪为0.6%(314辆),大通0.6%(272辆),蔚来0.5%(245辆)。剩下的小鹏销量为21辆,其中P7占16辆、G3i5辆,红旗凭借E-HS9获得了4辆的销量,岚图Free销量为3辆.

即便挪威已经表现出对电动车敞开怀抱的态度,但是对于中国电动车,仍未展现出像国内一边倒的偏爱。特斯拉、大众、丰田是挪威车市的绝对主力,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总和不足4%。其中,蔚来、小鹏、岚图合计更不足0.7%,中国新势力满腔热血冲往挪威,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,难怪最近大家都不怎么提挪威甚至欧洲市场表现了。

如果要分析具体原因,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:

首先,包括挪威在内的欧洲汽车市场,常被形容为一个顽固的市场。其百年汽车工业的深厚积淀,仍然让欧洲本土品牌占据着绝对优势,消费者认同感强大。即便是已经进入欧洲40年的丰田,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7%左右,对于更为陌生的中国品牌,市场渗透尤为困难。

其二,强大的自动驾驶辅助,以及玩法丰富的车机系统是中国智能电动车/新势力的核心优势,但当其来到海外,这些专为中国市场建立的优势将“归零”。

比如说自动驾驶辅助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的法规、路况,因地制宜地重新采集数据并进行训练。抛开欧盟严格的“通用数据保护条例”GDPR不说,车企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来覆盖每一个新市场,极具挑战。

车机方面,完全不同的网络生态,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都与国内大相径庭。国外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的喜爱程度也不尽相同。种种之下,新势力积累下来的核心优势被打了折扣,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。

其三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了,自主品牌到国外,卖车仍然是第一位的,所以会采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,并进行充分的授权让当地经销商发挥积极性。而对于新势力来说,他们希望将国内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完整的带到欧洲,一整套完成的流程、配套下来,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更高。

可想而知,新势力乃至中国品牌要进入像挪威这种欧洲高势能市场,并不是说光把车拉过去,改一下英文界面就能“躺赢”,从渠道、营销、系统等方方面面都要与之重新匹配,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需要长时间和精力打磨。

其实换个角度来看,海外品牌目前在中国的困境,是不是开始可以理解了?

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:
电动车
汽车
欧洲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精选评论(0)

所属分类
行业评论
310图文 · 141视频
所属矩阵
大家车观察
299图文 · 28视频
本文作者
李浩贤
146图文 · 0视频
最近发表
从C11看零跑盈利,为什么能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?
1天前
40362
0
如何打好合资反击战?这就是大众给的标准答案
04-29
550
0
为了让车更好开,这件事它干了45年
03-27
28957
0
从C11看零跑盈利,为什么能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?
01-07
11
0
买技术送车,它就是比亚迪烧掉540亿的成果?
2024-12-27
122
0
进入中国60年,除了汽车,丰田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?
2024-12-27
84190
0
爬上45度坡,需要具备什么“超能力”?
2024-12-24
62616
0
首家破百万辆的新势力,为什么会是理想?
2024-10-31
89673
0
被友商抹黑攻击,皆因产品太强?
2024-10-05
172535
0
新能源份额过半,混动理应回归?
2024-09-29
72629
0
查看更多
合作: bd@djcars.cn
电话:020-84138316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和平路1号良仓新造创意园1号仓
如有问题,欢迎告诉我们, 问题反馈
2015-2025广州朋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和信息化部 | 粤ICP16009880号 | 视频备案0108283170590065